第十章(2)

记住夜读书屋,www.yedu360.com,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!若被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.

莫言与李一斗走在驴街上。

驴街上果然铺着古老的青石板,夜里的雨把石板冲涮得很干净,有一股清冷的腥气从石板缝里冒上来。莫言想起了李一斗的小说,便问:

这街上果真有一匹神出鬼没的小黑驴?

李一斗说:

那是传说,其实谁也没见过。

莫言道:

这条街上徜徉着无数驴魂。

李一斗说:

这倒不假。这条街少说也有二百年了,杀过的驴无法计数。

莫言问:

现在每天能杀几头驴?

李一斗说:

少说也有二十头吧!

莫言问:

哪有这么多驴?

李一斗说:

支起杀驴铺,还愁没驴杀?

莫言问:

杀这么多驴,能卖掉吗?

李一斗说:

有时还不够卖哩。

正说着,有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两头肥胖的黑驴迎面走来。莫言走上去,问:

老乡,卖驴?

那牵驴人冷冷地瞅莫言一眼,一声不吭,拉着驴,虎虎地过去了。李一斗说:

要不要看杀驴?

莫言说:

看,当然要看。

他们折回头,跟着牵驴人往前走。走到孙记驴肉铺前,牵驴人在铺外大叫:

掌柜的,来驴了。

一个秃头的中年人从铺子里跑出来,说:

老金,怎么才来?

老金说:

过渡口时耽误了。

秃头打开铺子旁边一道栅栏门,说:

牵进去吧!

李一斗上前,说:

老孙。

秃头怔了怔,说:

哎哟,兄弟,大清早出来遛弯儿?

李一斗指指莫言,说:

这是北京来的大作家,莫言莫老师,写电影《红高粱》的。

莫言说:

一斗,行啦。

秃头看看莫言,说:

红高粱?知道知道,酿酒用的好材料嘛!

李一斗说:

莫老师想看看你如何杀驴。

秃头为难地说:

这……这……血沫横飞的,别把晦气弄了您身上……

李一斗说:

你别支吾了,莫老师是市委胡书记请来的客人,给咱酒国写文章的。

秃头说:

噢,是记者呀!看吧看吧,给俺这小铺子扬扬名。

莫言和李一斗随着驴走到后院。秃头围着两头黑驴转圈。两头驴好像怕他,转着圈躲避。

李一斗说:

这家伙,是驴阎王。

秃头说:

老金,今日拉来的货色不怎么样啊!

老金说:

嫩口,黑皮,豆饼催的膘,你还要什么货?

秃头说:

怎么说呢?这两头驴都喂了激素,肉味不行呐!

老金说:

我他妈的到哪儿去弄激素?你说个痛快话,要不要?不要我就拉走,满大街都是杀驴铺子呢!

秃头说:

老哥,别性急嘛!多少年的老朋友啦,你就是牵来两匹纸糊的叫驴,我也得买下来烧给灶神爷。

老金伸出手,说:

给个价吧!

秃头也伸出一只手。两只手握在一起,用袖管盖住。

莫言有些奇怪。李一斗小声说:

这是规矩,买卖牲口,从来都是摸指头讲价钱。

秃头和卖驴人的脸上都有丰富的表情,好像两个表演哑剧的演员。

莫言观察着他们的脸,感到很有趣。

秃头一抖胳膊大声说:

就是这个数了,到了顶啦,一个子也不能加了!

卖驴人也抖抖胳膊,说:

这个数!

秃头人挣出手,说:

我说了,一个子也不加了,不卖你就牵走!

卖驴人叹了一口气,大声说:

孙秃子呀孙秃子,下了阴曹地府,让野驴啃死你个杂种!

秃头反相讥:

先啃死的是你这个驴贩子!

卖驴人把驴缰绳解下来。买卖做成了。

秃头喊:嫚她娘,给金大爷倒碗酒来。

一个浑身油腻的中年妇女端着一大白碗酒出来,递给卖驴的老金。

老金接了酒碗,不喝,看着那女人,说:

嫂子,今日可是两头黑叫驴,那两根花花驴屌够你咬会儿了。

女人啐了他一口,说:

有多少那玩意儿也轮不到我咬,你屋里那个人就好那一口呢!

老金哈哈大笑着,咕嘟嘟把酒喝了。喝完酒,把碗递还妇人,将驴缰绳往腰里一缠,大声喊:

秃子,过半晌我来取钱。

秃头说:

去忙你的吧,别忘了买根钱肉去孝敬崔寡妇。

人家早就有了主了,轮不到我老金孝敬了。说着,大步走进店堂,从柜上穿过,走上驴街。

秃头紧手紧脚地拾掇家什,准备杀驴。他对李一斗说:

兄弟,您和记者靠边站,别溅了身上污秽。

莫言看到,那两头解了缰绳的毛驴竟老老实实地挤在墙角,不跑,不叫,只把身体颤抖。